2、我先向孩子汇报 刚开始的时候,美美不多说什么,或者会以“今天我累了,不说了”为由,拒绝和我们的交流。于是,我自告奋勇一马当先“身先士卒”,就成为妈妈我来说你看看妈妈今天做了什么。于是,我就汇报我在
1、每天交流的时间固定 这个在我们家就是吃饭的时候,读完故事的时候,和睡觉前。可能吃饭时候说话不是好习惯,但由于美美正出于把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馋孩儿阶段,利用这个特点,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在幼儿园的吃饭
问题是,家长说,我们也问孩子,可孩子什么都不说,那怎么办呀? 是的,孩子不是说能和家长轻易建立一种你问我答的关系。与其说大人是希望和孩子无阻碍的沟通,不如说是很好奇孩子都干了什么。家长总觉得,我有权了
父母能否让孩子与你无所不谈,小到幼儿园哪个小朋友病了大到他们将来喜欢了什么人也会告诉你,除了父母的倾听能力之外,父母引导孩子发言的策略和对孩子的鼓励,实在是亲子沟通的重中之重。很多家庭,孩子从小也乖巧
10.“早说过这样不行。”当孩子失败时,这类语言只会让孩子更加气馁,更不愿和父母交流。家长的肯定是孩子前进的动力,所以,父母应对孩子充满信心。当孩子遭遇失败时,不妨说“我们一起分析原因,下次一定会更好
9.“你是第一名,你是最棒的。”过度强调名次会使孩子感到担心:如果下次不是第一名,家长会不会不高兴?所以,在孩子取得成绩时,父母更应关注和赞美孩子的努力,而非成绩,夸奖孩子时,可以换个说法:“你一直在
8.“你再……我就……” 面对分歧,威胁和专断的做法除了能显示家长的权威,不但起不到作用,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。此时,不如与孩子一起商量,让他感到被尊重、被理解,如“是不是这样会更好?”
7.“等你成绩好了,再……”这会使孩子觉得成绩不好就没有资格要求其他东西。这种无资格感,会使孩子更加自卑。其实,父母可以引导孩子,“我们担心……会影响你的成绩,你觉得呢?”
6.“爸爸妈妈那么累都是为了你。”父母常会苦口婆心的劝孩子上进,懂得感恩,可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到压力,如果自己有一点没做好就会觉得对不起父母。从而影响其长期性格发展。此时,父母可让孩子为自
5.“你再不好好学习,以后扫垃圾去。”类似的话父母也许说者无心,可孩子对未来的认知并不明确,往往会放在心上并感到压力,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。其实,父母可以跟孩子说“我们一起学习吧。”陪孩子一起发现学